查看原文
其他

【教材问答】 No.1期

教科版科学 科学教育参考
2024-08-23

随着2017版课标教科版科学新教材的逐步使用,科学教师们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困惑或疑问。即日起,我们开通“教材问答”栏目,针对大家提出的关于教材编写理念和教材使用层面的有代表性的问题,邀请有关教材编者、专家进行答疑解惑,以期共同推进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您想参与提问,可以提炼您的问题发邮件至science@esph.com.cm,邮件主题请注明“教材问答”。


 问 

老师,你好,(关于三上“水”单元第一课,编者注)我听了解读,我也按照教材上法上了一次。上完出现了这样的难处。1.湿的手变干了,这只能是一个体验活动,并不是一个科学的探究活动。2.生活中蒸发的案例只能是作为学生学完知识的一种应用和解释。3.这节课的重点在于水不见了,水不见了,是因为变成了水蒸气。但是水蒸气是什么,学生前概念是混乱的。他们认为就是云,从没有意识到是在空气中的一种气体。4.实验验证中两个实验都涉及了水的凝结,会让学生的思维非常混乱。那有盖子的一杯水,杯盖有水珠是因为被蒸发了,那么水蒸气也是小水珠。地上倒扣的盆子,如果是草地上,那还有叶子的蒸腾作用。同样学生会认为那有水珠,水珠是被水蒸发出来的。如果按照课本的设计,上完的感觉就是,学生的思维还是很混乱,他们不知道那么究竟水珠是不是水蒸气,不是,那看不见的蒸发怎么就变成了水珠了。真的太复杂了!!!他们要达成这节课理解水蒸气是气体的这一概念,只能是我生硬的告诉他们水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在上的时候,觉得和教材一直倡导的科学理念,让学生在探究中去认识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受!


感谢你及时提出了教学中产生的疑惑。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地解读教材,同时在组织教学层面妥善地处理好相关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水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单一物质”是修订后课程标准的18个主要概念之一。根据学习进阶理论,课程标准又将这个概念的建立分解为三个学段目标,那就是低年段(1~2年级)主要以液体水的特征为观察和描述的对象,中年段(3~4年级)认识水的三种存在状态,高年段(5~6年级)通过实例理解蒸发和凝结等现象。因此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但都是同一种物质,蒸发与凝结不是关注的重点。正如你所说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的重点是水不见了,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思辨,体会水可能会变成一种看不见、摸不到,也闻不出什么气味的物体,充斥在空气中。所以这个体验活动可以做成一个很好的、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设计活动、经历活动的过程,包括可以拓展到课外的探究活动。黑板上的水干了、手上的水干了、湿衣服干了、还有不加盖的杯子里水变少了,这些都是学生能够看得到、感受到或者经历过的,这些水去哪儿了呢?学生可能会做出猜测:“它们到空气中去了”,“它们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那么,这种气体是怎样的呢?正是在对物体变干过程的仔细观察和思考中,学生实现了对水的气体状态的认识。你说得没错,生活中的这些案例,学生们在学习本课前已经经历过了,这就是学生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是可以为孩子们的学习活动带来影响的。至于后面那个倒扣盒子的实验,你也提醒了我们。前面那两个杯子如果放的地方不合适,杯子盖是会有水珠的,因为水蒸气遇冷凝结,所以要放在温暖一点的地方。后面的盒子最好不要放在草地上,那确实会给上课老师带来麻烦,三年级的学生能知道蒸腾作用了。另外,这两个实验也是有逻辑的,前一个是水减少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了,后面一个是看不见的水蒸气变成能看到的小水珠了,可以激发学生思考,小水珠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还想说明的一点是教材第4页“用实验证明我们的解释”只是给课堂教学提供一种设计案例,并非是唯一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情况设计多种方案。这样的呈现方式与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并不矛盾。最后我们想说的是,每一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解读可能都有不同的思维逻辑,例如,知识点教学的逻辑、探究的逻辑……,我们真诚地希望编者和教师之间能够相互沟通、彼此理解,从而共同探索科学教育的未来。谢谢你的问题。   祝所有科学老师教师节快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科学教育参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